据了解,兴凯湖大白鱼是翘嘴鲌在兴凯湖水域形成的独立的天然种群,是我国传统的四大淡水名鱼之一,在黑龙江同绥芬河的滩头、乌苏里江的鲑鱼被人们共誉为边塞三珍。可以说到兴凯湖,肉质细嫩的大白鱼是必吃的一道菜。但由于过度捕捞,自然生长的大白鱼已越来越少见。为了让这一珍贵的鱼类资源得到保护和开发,成为大众餐桌上的美味,从1987年,兴凯湖大白鱼全人工饲养技术就开始进入研究人员的视野。2001年11月,中国水产科学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等9名专家对兴凯湖全人工养殖技术研究课题进行了验收和鉴定,与会专家一致认为:“兴凯湖大白鱼全人工养殖技术居于国内水平,填补了空白,并达到了国际水平”。
白鱼是兴凯湖特产,也叫兴凯湖鲌,学名翘嘴红鲌,色白如玉,俗称大白鱼。由于兴凯湖环境好,水质清洁无污染,因此出产的大白鱼品质特别好,是其它流域的大白鱼无法相比的。大白鱼体形修长,鳍尾发达,以善游著称。到兴凯湖去旅游的人们,除了欣赏优美如画的自然景观,也总要一尝大白鱼的美味。
兴凯湖水质洁净,营养丰富,利于仔生长,成鱼肉质细嫩鲜美,列为中国四大淡水名鱼之一,是历代贡品,珍品,密山兴凯湖大白鱼,学名翘嘴红铂,俗称大白 鱼,鲤科;体长约50—60厘米,体重2—10公斤,浅棕色,银灰色,腹部白色,眼大,口偏上,下额坚厚突出而上翘,生活于流水及大水体的中上层,行动迅捷,善跳跃,性凶猛,以小鱼及挠足昆虫为食。 密山市,以境内蜂蜜山得名,素有“鱼米之乡”的美誉,密山市是北大荒的发源地,文化底蕴厚,6000多年前,满族祖先肃慎人在兴凯湖繁衍生息,创造了独特的渔猎文明。大兴凯湖由6500万年前的火山喷发造成地壳陷落而形成。小兴凯湖在大湖20万年以后变迁过程中湖水退缩形成。兴凯湖原为我国内湖,1860年中俄《北京条约》签定后,变成了中俄界湖。史书记载,兴凯湖在唐代称为湄沱湖,以盛产“湄沱之鲫”驰誉。又因湖形如“月琴”,故辽金代有“北琴海”之称,清代改为兴凯湖。又称兴开湖,是当地赫哲语肯卡的偕音,意为水从高处向低处流。“兴凯”是满语,“兴凯”的意思为“水耗子”,说明当时兴凯湖中水鼠很多。
密山市地处黑龙江省东南部,位于北纬45°01′至45°55′,东经131°14′至133°08′之间。东北与虎林县相邻;北与宝清县接壤;西北与七台河市毗连;西南与鸡东县为邻;东南与俄罗斯水陆相接,国境边界线长265千米,其中:水界235千米。密山市总面积7843平方千米,其中山地占25%、水面占23%、耕地占50%,故密山素有“三山二水五分田”之称。
兴凯湖位于密山市东南,距密山市35公里,属中俄界湖,北三分之一的面积属于中国,南部属于俄罗斯。兴凯湖南北长达100多公里,东西宽达60多公里,面积4380平方公里,湖面海拔69米,0深处10米。兴凯湖大白鱼地域保护范围包括我国境内大、小兴凯湖,地理位置介于北纬44°44′至45°24′,东经130°59′至132°51′,面积122700公顷,年产量780吨。
要经营鱼类品种:大马哈鱼,鲟鳇鱼,大白鱼,哲罗鱼,法罗鱼,同罗鱼,胡罗鱼,雅罗鱼,鳌花鱼,鳊花鱼,鲫花鱼,岛子,七里浮子,牛尾巴子,鲤拐子,草根棒子,鲫瓜子,鲢子,嘎牙子,鲇鱼球子,狗鱼棒子,柳根子,船丁子,斑鳟子,黄姑子,红眼瞪子,山鲤子,沙姑鲈子,白漂子40多种乌苏里江野生鱼,全国合作餐厅,饭店200余家本鱼行以诚信为本,精诚合作,薄利多销,携手共赢的经营理念 ,真诚希望全国各地新老朋友,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,共同进步共同发展,客户至上 ,让您更省心省力,您的成功就是我们的成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