稀有金属是在地壳中含量较少、分布稀散或难以从原料中提取的金属,如锂、铍、钛、钒、锗、铌、钼、铯、镧、钨、镭等。按其物理、化学性质及生产方法上的不同可分为:(1)稀有轻金属,如铍、锂、铷、铯等;(2)稀有贵金属,如铂、铱、锇等;(3)稀有分散金属,如镓、锗、铟、铊等;(4)稀土金属,如钪、钇、镧、铈、钕等;(5)难熔稀有金属,如钛、锆、钽、钒、铌等;(6)放射性稀有金属,如钋、镭、锕、铀、钚等。
稀有金属根据各种元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,赋存状态,生产工艺以及其他一些特征,一般从技术上分为以下五类:
稀有轻金属
包括锂Li、铷Rb、铯Cs、铍Be,比重较小,化学活性强。 [2]
稀有难熔金属
包括钛、锆、铪、钒、铌、钽、钼、钨,熔点较高,与碳、氮、硅、硼等生成的化合物熔点也较高。 [2]
稀有分散金属(稀散金属)
包括镓、铟、铊、锗、铼以及硒、碲,大部分赋存于其他元素的矿物中。 [2]
稀有稀土金属
包括钪、钇及镧系元素,它们的化学性质非常相似,在矿物中相互伴生。 [2]
稀有放射性金属
包括天然存在的钫、镭、钋和锕系金属中的锕、钍、镤、铀,以及人工制造的锝、钷、锕系其他元素和104至107号元素。
上述分类不是十分严格的。有些稀有金属既可以列入这一类,又可列入另一类。例如铼可列入稀散金属也可列入稀有难熔金属。
真空烧结、电弧熔炼、电子束熔炼、等离子熔炼等一系列冶金技术已经大量用于提炼稀有金属,特别是稀有难熔金属。区域熔炼技术已是制取高纯度稀散金属和稀有难熔金属的有效手段。
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冶金工艺、设备和分析检测技术的发展和稀有金属生产规模的扩大,稀有金属的纯度也就不断提高,性能不断改进,品种不断增多,从而推动了稀有金属的应用领域的扩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