园林庭院中人工迭石而成供观赏的小山。《史记·孝武本纪》所载 汉武帝 于 太液池 筑三神山,即假山之类。 唐 郑谷 《七祖院小山》诗:“ 峨嵋 咫尺无人去,却向僧窗看假山。” 宋 司马光 《涑水纪闻》卷二:“王尝作假山,所费甚广。” 清 孙枝蔚 《园中作》诗:“小树初栽将伴老,假山久玩欲同真。”
假山布置在住宅附近,作为艺术作品,比真山更为概括、更为精炼,可寓以人的思想感情,使之有“片山有致,寸石生情”的魅力。人为的假山又必须力求不露人工的痕迹,令人真假难辨。与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一脉相承的假山,贵在似真非真,虽假犹真,耐人寻味。
相地布局(即选择和结合环境条件确定山水的间架和山水形势),混假于真;宾主分明;兼顾三远(宋代画家郭熙《林泉高致》说:“山有三远。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;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;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。”);依皴合山。
利用假山大型建筑物特性对园林空间进行分隔和划分,将空间分成大小不同、形状各异、富于变化的各种空间形态。通过假山的穿插、分隔、夹拥、围合、聚汇,在假山区可以创造出山路的流动空间、山坳的闭合空间、山洞的拱穹空间、峡谷的纵深空间等各具特色的空间形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