装裱使用的浆糊有哪几种?
浆糊是书画装裱工序中重要的黏合材料,也是书画装裱裱件优劣及成败的关键。裱件出现的虫蛀、霉变、瓦患、翘曲、中空、重皮,无不与浆糊质量和调制、使用有关。因此,历代装裱家和收藏家,都对制糊、养糊、调糊和用糊极为关注。
浆糊
如唐代张彦远在《历代名画记·论装禙裱轴》一章中强调:“凡煮糊,必去筋,稀缓得所,搅之不停,自然调熟,余往往入少细研薰陆香末,出自拙意,永去蠹而牢固,古人未之思也。”
明人周嘉胄在《装潢志》在“用糊”一节强调“裱之于糊,犹墨之于胶,墨以胶成,裱以糊就,胶用善,则灵液清虚;糊用佳,则卷舒温适,调用之宜,妍媸悠赖”。
由此可知,我国书画装裱早在唐代就对用糊有较明确的技术规则,并对去筋、浓稀度、操作、火候、防腐、防虫等都有具体要求和一套较科学的工艺规程,把浆糊使用适当与否视为裱件质量优劣的关键。因此作为书画装裱工作者,不仅要善于用糊,而且要善于制糊,养糊和调糊。
面粉
装裱用糊,由于地区不同,用料不同,制作方法也各异。大体说,有粉浆与面浆之分。如广东地区是以白芨、鸡脚掌为原料制成胶黏剂作浆糊用,上海一带多以精粉(又称富强粉)制糊,北方多以小麦淀粉制糊,日本有以梗米、粟米粉、精粉者,也有用小麦淀粉者。
面浆是用精粉(富强粉)不取面筋,直接加工而成的。这种浆糊粘性大,比较适用于阴雨的南方地区和旧画揭裱,还适合于装裱厚件及图表等。
粉浆是精粉提取面筋之后,用其淀粉加工而成的。这种浆糊性温,可用于装裱工艺的任何工序。
以上两种浆糊均不可热用,因热糊粘性过大,产生的火暴气也大,裱成的画幅容易卷曲变形。